下载APP 天气预报
驻村第一书记眼中的广东“贫困村”
时间:2021-07-16 来源:百姓资讯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今年7月,刘硕晓和工作队从潮州市饶平县饶洋镇大楼村这个曾被列为广东省定贫困村撤离时,他坐车从村里到高速路口的时间从1个小时变成了20分钟。

这个变化发生在过去两年里。2019年5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对口帮扶广东省潮州市脱贫工作的背景下,作为中山市沙溪镇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副局长的刘硕晓,接到通知被派往潮州市饶平县大楼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接到这项任务的不只刘硕晓。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信息显示,2016年以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累计向粤东、粤西、粤北12个市、1719个相对贫困村派驻5597名驻村干部,投入130.94亿元,帮扶相对贫困户11.82万户、36.78万人。

2020年12月底,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信息显示,大楼村全村村民549户28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18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2016年帮扶以来,大楼村有劳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20年11月底的17149元,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774元增长到18214元。

国家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中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山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54元;广东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029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中位数为27540元。

以下为记者和刘硕晓的对话——

经济观察网:当时接到驻村扶贫的任务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刘硕晓:我们这一轮中山对口帮扶潮州是38个贫困村,我是在2019年5月左右接到任命的,当时通知要求是政府的中层以上干部,原则上要在45岁以下。从接到通知到出发,整个时间是比较紧的,准备的时间也不多。

经济观察网:怎么定义贫困村、贫困户,被派驻的这个大楼村是什么情况?

刘硕晓:我们村在潮州市饶平县饶洋镇,距离县城大约70公里的地方,属于比较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户籍人口是2800多人,常住人口大约是一半,以老人居多。

我们刚到的时候,第一感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落后,村里的面貌和珠三角地区的农村没有太大的差别,已经有一定的城镇化基础。虽然土房也经常看到,但大部分村民都是住平房,生产生活的条件也算方便。这是因为我们上一轮对口帮扶的工作队,在2016年进驻以后做了大量工作,各级资金投入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的面貌。

当地的村干部给我说,村子里的改变是我们这些没有见过原貌的人无法想象的,改变最大的应该是最近这5年。

大楼村贫困户的情况比较清晰,经过三年的帮扶,家庭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达到了脱贫的标准,而且上一轮的扶贫工作组也做的很扎实。

贫困户一般分两种,按照属性来说,包括有劳力的贫困户和有无劳力的贫困户。正常来说,一个六口之家,两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两个小孩,如果两个年轻人是有劳力的话,在当地务工通常是可以脱贫。在大楼村,有劳力贫困户是占比超过一半的。

我们常说脱贫“八有”标准,包括有稳定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有安全饮用水、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有电用、有电视信号覆盖、有宽带网络覆盖。

(现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官网2016年发布的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显示:全国以及广东省对贫困对象的认定最关键的指标是收入指标,也就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广东省是以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2014年不变价)作为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同时综合考虑“三保障”和家庭支出等实际情况进行评议。)

经济观察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重点工作任务有哪些?

刘硕晓:扶持村里的经济产业项目是我和工作队同事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调研发现,村集体经济薄弱是我们最大的短板。工作队进驻前,这个村的集体收入是0,整个村的耕地也已经全部分到每户人家,但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了,田也就荒废了。

我们定下了发展村产业项目的目标。因为上一轮的扶贫主要是“输血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变成“造血式”的,类似于要给村里找到可以生蛋的母鸡,这样即使扶贫工作队走了,村里也能稳定发展。为了给村里找到产业项目,我们工作队和当地党委政府、村两委干部一起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通过从临近福建省引入一家种植农产品的农村合作社,才找到突破口。

经济观察网:如何完成这样一个产业项目的引入,到工作组离开哪些项目是可持续的?

刘硕晓:我们把村民的地返租回来,一共整合土地110亩,与合作社合作开展毛豆种植产业。这样,村民一方面可以收租金,一方面又可以去帮合作社做事。我们也向合作社建议,如果有加工的流程,尽可能的留在村里,这样更多的环节能留在村里面,村里的收益就更大。

村民有租金收入、带动了一部分的农户和贫困户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村里这些荒废的田也活起来了,村里也变得有生气了。

同时,大楼村还与本地的合作社开展柚子等果蔬种植产业,实施投资坪缺新坪水电站、无穷食品有限公司收益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提高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益。

经济观察网:工作组撤离的时候,这些项目进行的怎么样了,后续还会持续帮扶吗?

刘硕晓:我们离开的时候,毛豆已经种植了两年,其他项目也是正常运作,村两委干部也是很熟悉情况的,我相信他们也能跟进好。

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农村里还是普遍缺乏人才,年轻人离开村里、留在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希望未来村里能提供更多的岗位,才能留得住人,乡村振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我所参与的这一轮工作结束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也顺利衔接。据我所了解,这一轮任命的工作队不会像我们一样把全部力量沉到村里,重点是镇区,工作面更广,舞台更大。

经济观察网:参与这一轮扶贫工作,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刘硕晓: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下到农村工作,和原本岗位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性很强,同时农村的工作要求工作方式方法更灵活、随机应变,和村民交流、沟通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这两年的工作,我自己是学到了很多,而且也交了很多朋友,对以后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