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天气预报
铜仁玉屏:箫声笛韵久 康旅业态新
时间:2021-11-25 来源:百姓资讯网

侗乡风情园。 姚磊 摄

11月18日,贵州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玉屏侗乡风情园等11家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此,玉屏这个贵州“小县”有了新的旅游“龙头”。

近年来,玉屏围绕“箫笛名都·侗听玉屏”旅游定位,以民族文化、农业产业、生态山水、乡村田园等资源为依托,大力实施精品景区战略,奋力打造西南地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胜地,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呈现出“箫声笛韵久,康旅业态新”的旅游新局面。 传承民族文化 打造安居乐游景区

11月17日,晨色微露,凉风习习。玉屏田坪镇侗乡风情园文化广场,居民石三妹打开音乐,与姐妹们跳起了侗族摆手舞。

今年40岁的石三妹,原住该镇迷路村,前几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镇上的移民新村后,这个庄稼妹成了奥特莱斯购物中心鳄鱼门店的店员,而这家店正是侗乡风情园景区配套旅游景点。

“种了20多年水稻,从来没有多余的时间唱歌跳舞;如今身居旅游景区,环境优美、工作轻松,终于有了底气认真享受生活。”出生农村的石三妹自信地说,每天练习民族舞蹈,是为了更好地给游客献上精彩的文艺演出,让侗乡风情园景区文化旅游声名远播。

既无名山大川,又少名胜古迹,是制约玉屏旅游经济发展的短板。而作为全国五个、贵州唯一一个侗族自治县,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恢宏激昂、绚丽多彩。

借助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玉屏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并结合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充分“嫁接”文化元素,提升群众幸福感,打造安居乐游景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走进侗乡风情园,2万平方米的连片传统侗族木质建筑群,呈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巧妙的装饰手法和典雅壮观的气势,让人流连忘返。

“侗家鼓楼采用杠杆原理,层层直撑而上,并且不费一钉一铆,可完整保存数百年不朽不斜。”侗乡风情园景区总经理刘文峰介绍,景区有侗家风情的建筑群、承载几代人记忆的乡愁馆、收藏有90年历史侗女绣衣的侗绣馆等旅游载体,游客能近距离感受侗文化之美。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玉屏还依托独特的箫笛文化、油茶文化,先后举办了“中日韩箫笛学术研讨会”“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铜仁市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常态化开展“赶坳”、篝火晚会、罐罐油茶制作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的目光。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除了丰富的侗族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阳明渡、印山书院、朱家场红军住址、红军标语、田冲红军桥等文化资源为玉屏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能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还能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立足丰厚的文化底蕴,玉屏激活了天穆研学、游学等文旅融合新动能,更好地促进了文化生根,文旅发展的新名片越打越响。加快农旅融合 点燃乡村发展引擎初冬时节,玉屏朱家场镇茅坡村茶花泉景区油茶示范园里,绿幽幽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洁白的油茶花也相继盛开。微风吹来,花香弥漫了整个山坡。站在园区的观景亭台上,全村的美景尽收眼底。

“没想到茶花开时,还能卖风景!”村民舒仁勇在茅坡村生活了几十年,曾经的“穷山沟”这几年大变样。他说:“在农旅融合的推动下,城里人都往农村跑,村民们因此变得富裕。”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玉屏自治县,人工栽培油茶历史悠久,全县油茶面积高达23万亩。但在过去,村民们只注重油茶果的经济价值,却忽略了油茶花的观赏价值,并未完全挖掘出油茶的真正效益。

农旅融合,催生“美丽产业”,点燃乡村发展新引擎。近几年来,玉屏依托现有油茶资源,把农业产业基地打造成乡村旅游景区,把农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景点,加速乡村振兴。

得益于6000多亩油茶林的优势,茶花泉景区、油茶育苗基地、蔬菜育苗基地、现代农业科技馆等项目相继落户茅坡村,带动了村里100多名群众人均增收3千元以上,促进传统村落走上旅游发展道路。

项目建设带动了整个村容村貌的改变。“村里条件越来越好,经常有人来村里观光旅游。农家乐、水果采摘、文化旅游公司等旅游延伸产业逐步在村里兴起。”年过六旬的舒仁勇也在现代农业科技馆找到了差事,每个月依靠安保工作就有3000元收入。农旅融合,促进富民增收。不仅是茅坡村,玉屏还以产业富民为出发点,依托油茶、黄桃、中药材等产业开发了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农事体验等旅游业态,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旅游劳务、农副产品售卖等形式参与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了增收致富。业美,村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人共赏。目前,玉屏重点打造了茅坡、铁柱山、凉庭寨等7个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瓮阳、桐木、沙水坪等14个特色农业村,7个乡村旅游重点村,24个村寨旅游扶贫村寨,引都市居民涌向乡村,安放乡愁、寻找农趣,乡村旅游渐入佳境。